油色谱分析仪的维护与保养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和准确测量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维护与保养要点:
一、日常清洁
1.外部清洁:定期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仪器表面,去除灰尘和污渍。避免使用腐蚀性或磨蚀性的清洁剂。
2.内部清洁:停机后,可以打开仪器的侧面和后面面板,用仪表空气或氮气对仪器内部灰尘进行吹扫。对积尘较多或不容易吹扫的地方,可用软毛刷配合处理。
二、关键部件的维护与保养
1.进样器:
进样器内衬管容易污染,应定期清洗。清洗时,可用溶剂棉球穿洗,然后用大气流吹干。污染严重时,需用相应溶剂浸泡过夜后,再用超声波清洗。
定期检查并更换磨损的进样隔垫和O型圈,以防止泄漏。
2.检测器:
FID检测器:定期清理收集极和喷嘴上的碳黑和硅沉淀,可使用丙酮或酒精清洗。清洗后,用70℃的温度加热检测器90分钟或更长时间,以去除残留溶剂。
其他检测器(如ECD、FPD、NPD、TCD等):根据具体类型和制造商的推荐进行清洁和维护。通常涉及高温烘焙、溶剂清洗和机械清理等步骤。
3.色谱柱:
定期检查色谱柱的固定和连接情况,确保无泄漏。
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色谱柱性能下降,可考虑重新老化或更换新柱。
三、电路板和连接部件的保养
1.电路板:定期清理电路板上的灰尘和有机物,使用脱脂棉蘸取酒精小心擦拭。注意佩戴手套操作,防止静电或手上的汗渍对电路元件造成影响。
2.连接部件:定期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紧密,如有松动及时紧固。特别是电源、线路等关键部件,要确保其安全可靠。
四、定期校准与验证
1.校准:定期联系有资质的校准机构对油色谱分析仪进行校准,确保仪器性能稳定。校准周期应根据仪器使用频率和制造商的建议来确定。
2.验证:通过对已知标准油品进行重复性、准确度、线性和范围等指标的评估,验证仪器性能。验证结果应记录在案,以便追踪和分析仪器性能的变化。
五、维护与保养记录
1.建立仪器使用记录簿,记录每次使用情况,包括操作人员、使用时间、样品信息等。
2.做好维护保养记录,包括维护时间、内容、责任人等信息。这些记录有助于追踪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历史,为后续的维护和保养提供参考。
油色谱分析仪的维护与保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日常清洁、关键部件的维护与保养、电路板和连接部件的保养、定期校准与验证以及维护与保养记录等。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准确测量。